2022年开年以来,预制菜概念火热出圈。在餐饮连锁化、工业化、人工与租金成本高启带来降本增效诉求等作用下,预制菜在B端餐饮已得到广泛应用,渗透率稳步提升。C端随着家庭小型化和疫情催化也逐渐放量。
下面亚虎平台游戏「中国」有限公司就从预制菜行业的发展历程出发,分析探讨国际预制菜行业发展过程中有哪些值得借鉴的地方、我国预制菜行业发展有哪些驱动因素、市场规模是怎样的、产业链都有哪些环节、各个环节的参与者有哪些竞争优势、上下游相关公司都有哪些、未来又有怎样的发展趋势这些问题。
一、定义与分类
1.定义
对于预制菜,业内尚未形成十分统一、标准的定义。根据中国食品工业协会标准,预制菜指以一种或多种食品原辅料,配以或不配以调味料等辅料(含食品添加剂),经预选、调制、成型、包装、速冻等工艺加工而成,并在冷链条件下进行贮存、运输及销售的菜肴,是介于自行烹饪和外卖之间、食品和餐饮之间的一种正餐级的解决方案。
在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烹饪便捷性需求提升、餐饮连锁化趋势下食材标准化进程加速等多因素共振下国内预制菜行业发展态势迅猛,越来越多的品牌意识到速冻预制菜行业的大机遇,并积极布局细分赛道。
2.分类
从加工程度和食用方式来看,预制菜可分为即配食品、即烹食品、即热食品、即食食品四大类,加工/调理程度由浅至深,食用便捷程度由低到高。
(1)即配食品:指经过筛选、清洗、分切等初步加工,按份封装的净菜,需要自行烹饪和调味才可食用,面向BC端。
(2)即烹食品:指经过一定加工后按份分装的食材,入锅经过翻炒、复蒸等烹饪流程,按需加入搭配的调料包后即可食用,属于半成品菜范畴,面向BC端,如冷藏牛排、冷藏宫保鸡丁、冷藏咕噜肉等。
(3)即热食品:指经过热水浴或微波炉加热后即可食用的食品,通常冷冻或常温保存,多在便利店、商超、新零售等渠道可见,如速冻水饺、便利店快餐、方便面、自热火锅等。
(4)即食食品:指开封后即可食用的预制调理食品,面向C端零售为主,如即食凤爪、牛肉干、八宝粥、罐头、卤味鸭脖等。
净菜、调理肉制品、料理包等发展迅速,可统称为“狭义预制菜”。由于预制菜的定义尚不明确,故仅以上述国内预制菜发展历程中的即配型净菜、即烹型调理肉制品、和即热型料理包等作为一种划分方式,这也是预制菜子品类中在中国发展的较快的三类。
广义上另有较多品类也可划入预制菜。由于预制菜的主要功能是简化餐饮的制作流程,完成了从食材到食品中间的部分或全部加工工序。按照这个标准进行划分,广义上有很多品类也能够算作预制菜,例如艾媒咨询和澎湃亚虎平台游戏「中国」有限公司、经济观察报等咨询和媒体机构将一些传统的食品,例如速冻米面、速冻火锅料、方便食品、卤味甚至罐头和火腿肠都划入预制菜的范畴。
二、发展历程及现状
1.国际预制菜发展
在20世纪40年代,预制菜诞生于美国。80年代后,传入日本、欧洲和中国台湾地区,在这些地区日渐兴起和流行,并开始对中餐餐饮市场产生影响。
(1)美国:预制菜起源地,龙头通过并购做大做强
美国预制菜起源于上世纪四十年代,至今已进入成熟期。美国冷冻食品行业共经历三阶段,1942-1957年美国冷冻食品受二战军队需求迎来高速发展期,在政府的支持引导下,冷冻食品迅速完成从军需到市场化的推广,在这其中预制食品也随之快速增长,到1957年占整体行业比重达9%。1957-1977年美国餐饮行业在连锁化率的提升下迅速扩容,60年代美国人均GDP持续攀升,BC两端需求旺盛持续推动冷冻食品行业增长。1977年之后连锁餐饮行业进入存量竞争时代,整体行业增速逐渐放缓,根据欧睿国际统计,2011-2021年美国预制食品行业复合增速为4.2%,从产品种类、生产技术、产业组织等方面表现特征来看,行业已进入成熟期。
兼并收购是美国预制菜企业做大做强的必经之路。以SYSCO为例,公司于1969年成立,1970年上市。公司上市后开启收购兼并之路,大幅扩充产品类别。1970年,SYSCO并购了婴儿食品配送公司Arrow Food Distributor;1976年,收购Mid-Central Fish and Frozen Foods Inc以扩充农产品品类,并于1981年成为美国最大食品服务公司。1984年收购PYA Monarch旗下三家公司,随后收购当时全美第三大食品配送公司CFS Continental。之后公司不断进行收购活动向上游原料产业延伸,并扩大冷冻产品配送业务,并进军大型连锁商超。21世纪起SYSCO逐渐并购国际食品分销商;2016年,以21亿美元成功收购了英国同行Brakes,进一步扩展全球业务版图。SYSCO在半个世纪的并购过程中,年销售额从1970年1.15亿美元增长至2021年512.98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2.71%。
向上下游延伸,打造预制菜全产业链布局。SYSCO之所以选择通过无限并购来开疆拓土并非是盲目扩张,从公司选择收并购标的企业的业务特性与目标客户来看,都具有相似性或互补性,能够在企业融合后补充产业链或产品端的空白,最终打通上下游产业链。另外,SYSCO通过自建物流方式加强供应链管理能力,减少生鲜运输过程中产生的损耗,同时也能通过多区域配送平台高效作业。
(2)日本:市场集中度高,始于B端、兴于C端
日本预制菜行业诞生于上世纪五十年代,1999年后进入成熟阶段。日本速冻食品诞生于1920年,但直到1964年东京奥运会食堂使用速冻食品加工烹饪后酒店和餐饮企业才逐渐开始采购速冻食品,B端市场被迅速打开,使得行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1965年,日本电冰箱普及率超50%,速冻食品进入千家万户成为餐桌上的美食。1990年,日本冷冻食品产量突破100万吨大关,期间日本经济高速发展,城镇化率也逐渐提高至75%以上。但在1999年日本签订“广场协议”后,经济泡沫危机让日本经济陷入停滞,城镇化率也基本维持稳定,冷冻食品生产总量快速增长的势头被拉住,日本速冻行业进入成熟阶段。
日本速冻行业集中度较高,行业格局呈现出垄断竞争,CR5达到70%以上。日本预制菜企业发展先是着力于产品销售全国化铺开,而后便开始产业链上下游一体化、业务产品横向研发创新方向发展。在90年代后期2B市场停滞发展后,具有牢固渠道优势的B端企业在市场份额缩小的过程中逐渐提升了品牌市占率。另外一些能够抓住C端新需求的企业也在行业洗牌中壮大发展,市场集中度不断提升,目前龙头企业市场份额以趋于稳定,CR5高达79%。
日本预制菜行业在B端市场起步,发展速度变化与餐饮业基本相同。日本速冻产品首先在B端打入餐饮市场,企业以服务酒店、食堂、学校等餐饮场景为主。在B端市场开拓的过程中,餐饮市场食材标准化进程加快步伐,在70-90年代经历快速增长后B端市场增长迎来转折点,市场份额逐年收缩,最终于2010年左右餐饮端市场总额暂停下降趋势并稳定发展。在B端发展过程中发现餐饮端行业从起步到快速发展直至成熟的变化趋势与速冻食品整体行业发展趋势与关键时间点基本吻合。
随着消费者认知提升,日本预制菜C端发挥潜力。C端市场在1990年左右B端发展滞缓后,家庭端消费需求逐渐被挖掘,成为行业新的长期增长点,但C端的持续扩容并未深刻影响速冻行业发展周期,日本速冻行业在2000年左右增长乏力,最终步入成熟期。日本2021年预制食品BC端占比为5:5。
2.国内预制菜发展
(1)发展历程
复盘预制菜的发展历程,随着国际快餐巨头进入中国,B端标准化的打造催生需求,C端在餐饮端渗透及疫情催化下,加速培育需求。90年代后随着麦当劳、肯德基等快餐店进入,我国开始出现净菜配送加工厂。2000年后深加工的半成品菜企业开始涌现,但由于条件不成熟,行业整体发展仍较为缓慢。2014年之后,随着餐饮企业降本增效需求增加与外卖的爆发式增长,B端预制菜步入放量期。2020年,因疫情阻断B端消费,餐厅主动将菜品以半成品形式售卖,加上宅家消费爆发,直接催化了C端消费者教育,预制菜发展步入快车道。对比人均GDP水平,当下中国类似80年代的日本,餐饮业快速发展,预制菜处于加速渗透的黄金时期,增长可看长远。
萌芽期(20世纪90年代):随着百盛、麦当劳等国际快餐连锁巨头进入中国,净菜配送加工工厂作为其成熟标准化供应链的一环在中国出现,我国预制菜行业进入萌芽期。
起步期(2000-2010年):2000年左右,国内一些企业在净菜的基础上对禽肉和水产等原材料进行加工,预制菜深加工程度逐步提高;2005年起,新雅、全聚德等老字号餐饮门店已推出各自特色预制菜品,但碍于技术限制和口味区域化程度较高,规模化和全国化进程受阻。
发展期(2010-2013年):2010年起,餐饮市场连锁化进程加快,为满足连锁餐饮企业对出餐快速性和餐品稳定性的需求,叠加人工成本快速上升的催化,预制菜在B端的需求逐步打开。
加速期(2014-2019年):2014年外卖行业迅速兴起。除了折扣力度以外,配送速度也成为吸引消费者的重要因素,因此,外卖商家对于低成本、高效率地完成品质稳定的餐品的诉求再一次扩大了预制菜在B端餐企中的需求,预制菜行业进入B端快速增长期。与此同时,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和消费习惯的变化,预制食品逐渐受到C端消费者的青睐,盒马鲜生、安井食品等企业着手布局C端预制菜。
机遇期(2020年至今):2020年疫情突发,内食场景大大增加,消费者对于具备方便快捷属性的预制菜的需求逐渐增加,2021年以来,疫情的点状反复也进一步加速了对C端消费的培育。
(2)发展现状
①国内预制菜正处蓝海阶段,行业集中度亟待提升
一方面,我国预制菜渗透率与美国和日本仍有较大差距,国内预制菜渗透率仅10%-15%,预计2030年增至15%-20%;而美国、日本预制菜渗透率已达60%以上。36氪研究院显示,2021年我国预制菜总消耗量达174.72万吨,人均预制菜消费量仅为8.9KG,远低于日本23.59KG;立鼎产业研究院显示,2020年我国预制菜规模占餐饮行业规模比仅为1.11%,远低于日本14.61%,中国台湾8.87%,美国9.44%。另一方面,当前预制菜行业参与者众多,规模小,行业集中度较低,规模化企业较少,尚未出现行业龙头企业。我国预制菜行业CR10仅为14.23%,而日本预制菜行业CR5达64.04%;美国预制菜龙头企业SYSCO市占率达16%。
②产业链集合度低
预制菜上游原材料众多,涉及蔬果、肉制品、水产品等农产品以及调味品,中游加工企业流派众多,同时下游兼顾BC渠道,细分来看,渠道结构多元化程度较高。
③口味多元+产能布局尚未全国化,区域性较强
我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各地区口味不一,催生出多种地方菜系,标准化难度较高。同时预制菜主要依靠冷链运输,而当前相关企业规模尚小,全国化产能布局尚未完成。产能布局和冷链运输具有限制,叠加口味区域化特征,目前预制菜企业主要覆盖部分地区,行业内尚未出现全国性龙头。
三、驱动因素
1.B端驱动:成本压力+标准化要求
中国B端预制菜的驱动主要在于以下几点:
(1)餐饮企业普遍面临的人力、房租、原料压力是最直接的催化
一方面,随着租金和人力成本持续提升,倒逼餐企通过预制食材的方式,减少后厨面积、后厨员工等。根据信良记测算,使用预制菜模式后,成本端同比-42%。另一方面,中餐店物料复杂,难以在采购上形成协同,专业的预制菜则具备一定规模优势。以味知香为例,公司采购量最大的小黄瓜条的采购价格与农业部发布的牛肉批发价格相比,始终低于市场价。
(2)连锁餐饮和在线外卖的发展对标准化提出更高要求
连锁餐饮对于菜品的稳定性要求较高,预制菜可以降低其管理的难度;同时,预制菜降低了对于厨师的要求,使得连锁餐饮更具备复制力,减轻了对于后厨的依赖。另外,在线外卖的发展也使得备餐时间被压缩,预制菜则能提高出餐速度。
2.C端驱动:疫情催化+人口结构变化+消费升级+渠道升级
中国C端预制菜的驱动主要在于以下几点:
(1)疫情完成天然消费者教育
疫情影响下堂食不断减少,餐企纷纷推出预制菜产品,推进预制菜消费者教育。2021年春节,天猫年货预制菜销售同比增长16倍,京东数据显示1-2人小包装预制菜的成交额同比增长了3.5倍。
(2)人口结构变化推进专业化社会分工
伴随人口老龄化和中国家庭规模小型化趋势,强化了家庭端对于高端烹饪简易化的诉求;女性就业比重和人均工作时间呈增加趋势,强化了家庭端对食材操作便捷性需求。
(3)人均可支配收入提高
对于家庭端消费者来说采购预制菜产品往往比采购农产品价格更高。伴随中国人均可支配收入提高,人们对于预制菜的溢价的接受程度与支付意愿将会逐步提高。
(4)便利的渠道提高C端预制菜的可得性
根据CCFA数据,中国CVS行业以8%的速度快速增长,同时以味知香为代表的的预制菜专卖店也在加速全国化拓店,此外中国新零售渠道世界领先,广泛的渠道让预制菜C端渗透成为可能。
3.供给端驱动:资本布局,支撑行业扩容
预制菜的投资热为行业扩容提供支撑。最近两年,预制菜深受资本喜爱。珍味小梅园、三餐有料、寻味狮、望家欢等预制菜上下游各企业前后都在2021年获得融资。专注预制菜的品牌味知香也在2021年成功上市。2022年,许多上市公司投资上亿,新建扩建预制菜产能,抢滩预制菜赛道。资本大量入场,企业大规模扩产所释放的信号及对未来产能不断增加的预期也强化了消费者及渠道对预制菜的认知。
四、市场规模
从餐饮市场出发推算2021年我国预制菜行业规模约为3000亿元。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1年我国餐饮业规模为4.96万亿元;根据中国饭店业协会数据,2019年原料进货成本平均占餐饮业营收的41.87%,假设占比不变,则2021年餐饮业原材料市场为1.96万亿元。根据《中国烹饪协会五年(2021-2025)工作规划》,假设B端预制菜渗透率为10%-15%,则B端预制菜市场为1963-2945亿元;根据华经情报网,2021年预制菜B端市场占比约80%,推算2021年预制菜整体市场规模约为2454-3682亿元。
预计2026年我国预制菜市场规模有望达到近万亿,5年CAGR约为24%。在测算中,1)假设餐饮原材料采购成本占营收比例41.87%不变;2)参考日本预制菜先B后C的发展历程,同时考虑到疫情常态化下我国C端预制菜消费的快速增长,假设预制菜B、C端占比由2021年的8:2变化至2026年的7:3,若2021-2026年我国餐饮市场CAGR为5%,2026年B端预制菜渗透率达25%,2026年预制菜市场规模有望达到近8950亿元,5年CAGR约为24%。
五、产业链分析
预制菜产业链:
1.产业链环节复杂,要求企业具备综合实力
预制菜产业链涉及面广,可挖掘空间大。鉴于我国饮食文化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全国各地菜系种类极为丰富,预制菜行业作为食品工业化趋势下的一种新饮食方式,在下游日益多样化的需求拉动下,其产业链各环节将大有可为。从上游环节来看,预制菜上游主要为农林牧渔行业,包括蔬菜瓜果等农产品原料、畜禽等肉制品原料以及鱼虾等水产品,此外还涉及到调味品及其他生产辅料。中游生产环节为预制菜行业发展的核心,决定了行业供给是否能与下游需求相匹配。特别是对于消费者极为看重的菜品口味还原度问题,需要生产企业通过生产技术工艺的不断革新,来提供健康、美味、便捷的产品。而预制菜的销售几乎涵盖食品行业的所有渠道,既包括B端的餐饮酒店、团餐、乡厨,也涉足C端消费者所触及的农贸市场、商超、线上电商平台等,销售渠道可拓展性强。此外,冷链物流等基础设施的保障也是行业能够快速成长的重要基础。总体而言,面对需求增加,行业供应端也亟需不断优化变革,加强上下游之间的协同,提升整体运转效率。同时要继续加大市场培育,提升渗透率,释放行业发展潜力。
从产业链各环节的特点来看,预制菜上游行业主要为种植业、养殖业,我国是传统的农业生产大国,对于此类农副产品的生产拥有较为丰富的经验。同时由于农业乃国之根本,国家也对农业生产提供诸多政策支持,农产品产量能够满足市场需求。目前,我国农业生产整体机械化程度不高,仍以个体农户生产为主。对于中游的预制菜生产企业,当下还是以面向B端客户为主,C端消费者对于预制菜的认知需要进一步培育。而且由于生产门槛不高,存在众多作坊式小生产商,规模企业占比偏低,竞争格局较为分散。最后,产业链下游的餐饮行业仍以中小餐饮为主,而商超渠道亟需进行变革,抢夺线下流量。
2.参与者类型不同,各具竞争优势
近年来,随着行业景气度的提升,大量新入局者不断涌入,行业参与者众多,但总体集中度仍然不高。下面亚虎平台游戏「中国」有限公司从产业链延伸角度,将现有预制菜生产企业分为三大类:上下游产业纵向延伸企业、相关产业横向跨界企业以及专业预制菜企业。其中,专业预制菜企业深耕行业多年,是行业的先行者;上游产业延伸企业是指上游原料企业向中下游延伸;相关产业跨界企业包括餐饮企业、零售企业和传统速冻企业,其中餐饮企业和零售企业属于是从下游销售渠道向中上游拓展;而传统速冻企业是在自身产品基础上横向拓展进入预制菜领域。鉴于不同类型的预制菜企业具有不同的经营模式,本部分将对其进行分析和对比。
(1)上下游企业纵向延伸类
①上游产业延伸企业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原料供应的稳定性和成本的可控性
预制菜生产的主要成本项为原材料成本,对企业的盈利能力影响较大。在这种背景下,原料供应企业选择向下进行产业链延伸布局,不仅可以利用自身规模化生产优势降低原料成本,而且有助于打造企业的第二成长曲线,降低原料价格周期性波动对业绩的影响。此外,对于原料企业而言,原有业务的销售渠道(如将生鲜产品供应商超、餐饮)也可为预制菜所复用。目前国内相关企业如,水产领域的国联水产等,鸡肉领域的圣农发展、春雪食品等,猪肉领域的双汇发展、龙大美食等。
②下游行业向上游延伸,指零售出身的预制菜企业由于其直面终端消费者,拥有C端渠道优势
大型零售商是线下流量的重要入口,依靠连锁门店形成的渠道网络,拥有较高的供应链效率。预制菜作为人们日常生活采购品,随着需求的增加,势必会成为零售商线下门店的重要引流品类。零售商可以选择通过代工的轻资产方式,布局预制菜领域。此外,零售商掌握大量线下消费数据,有利于利用数据优势更好把握消费者需求变化。目前,国内相关企业主要包括盒马鲜生、叮咚买菜、永辉超市等新零售企业。
(2)其他产业横向跨界类型
其他相关产业横向跨界玩家主要包括传统速冻企业、餐饮企业。这类企业原来的产品与预制菜关联度高,一般拥有直接供应链、品牌认可度等优势。
①传统速冻企业跨界布局预制菜的主要优势在于其较强的供应链能力以及渠道分销能力
传统的速冻食品企业,如速冻米面制品龙头三全食品、速冻调理制品龙头安井食品,依托多年的主业经营,在供应端已建立起可辐射全国的生产、物流网络,规模优势突出,销售渠道持续渗透。预制菜的生产、销售与传统速冻食品有诸多类似之处,可以在采购、生产、流通等环节实现业务协同,提升企业产品的附加值和盈利能力。
②餐饮企业进入预制菜行业主要依托餐饮品牌自身知名度,拥有较为广泛的消费者基础
大型连锁餐饮企业往往通过自建中央厨房的方式为旗下门店提供标准化的预制菜品,来保证门店之间口味的稳定性。部分餐饮企业,如海底捞,其背后的供应链平台蜀海供应链不仅能够满足原有品牌的需要,也能对外输出食材供应链解决方案服务。此外,在疫情导致线下餐饮门店流量减少的背景下,不少餐饮企业开始尝试餐饮零售化,通过将自家主打菜品通过预制菜的形式销售给消费者,部分缓解经营压力。
(3)专业预制菜企业
专业的预制菜企业深耕行业多年,渠道运营经验丰富,产品研发力强。专业的预制菜生产企业经过长期的生产经营,能够明确自身市场定位,在细分品类、细分区域、细分渠道上有着独到理解。无论是直面C端消费者的品牌建设,需要持续的新品研发来满足多样化需求,还是为餐饮等B端提供定制化的产品服务,专业型的预制菜企业仍然是行业内最为重要的参与者。目前,我国专业的预制菜企业主要集中在华东、华南地区,包括味知香、好得睐、蒸烩煮、盖世食品、鲜美来、新聪厨、厦门绿进等。
六、相关公司
1.上游农牧水产企业:
(1)猪肉类
①双汇发展:试水预制菜,疫情后加速培育。
公司早在2019年便与B端酒店菜类代表湖南新聪厨食品签订战略合作,在双方长达5年多的食材供应合作基础上进一步汇聚资源优势、赋能互补,合力发展酒店预制菜。2021年初成立餐饮事业部,组建专业团队运作餐饮渠道,专注推广预制切割、腌制调理、火锅食材、酱卤熟食等餐饮食材产品。目前预制菜产品包括藤椒鸡肉、红烧肉、土豆牛肉等筷乐星厨系列,咖喱鸡肉、台式卤肉、鱼香肉丝等带范青年自热米饭,丸子、酥肉等火锅食材产品。
②龙大美食:上游养殖辅助,预制菜以B端为核心。
公司涉及养殖业务,统一管理生猪供应端,从而为下游产业链降低采购成本、保障食材品质。其肉制品业务从过去传统的高低温肉制品和中式酱卤向料理包、冷冻调理制品、冷冻面点、方便速食等预制菜多品类发展,未来有望进一步开发生鲜净菜等项目。公司利用在餐饮OEM产品开发和运作方面的优势,致力于打造餐饮行业中央厨房第一品牌,长期合作的B端客户已超过1000家,覆盖百胜中国、海底捞、呷哺呷哺、阿香米线、宏状元、永和大王等知名连锁餐饮品牌。
③得利斯:2020年预制菜占比12%+,快速扩产占比有望提升至20%+。
2020年公司狭义的预制菜体量(剔除低温肉制品类)约4亿+,占比12%+,2021年快速增长。目前预制菜产能约3万吨,在建产能15万吨,其中山东本部10万吨产能已部分试生产,陕西基地5万吨产能预计2022年7月投产,整体预制菜产能预计2024年满产。随着产能快速扩张、B端客户资源壮大(B端占比70%),预计2022年预制菜收入将达到12亿,占比有望提升至20%+。
(2)鸡肉类
①圣农发展:调理肉制品占比30%,B端客户资源丰富。
公司建立全球最完整配套的白羽肉鸡自繁自养自宰及深加工全产业链,近年来加快食品业务布局,产能超过43.32万吨,拥有中式调理包、冷冻调理线、油炸、蒸煮、烟熏、碳烤、灌肠等多种工艺生产线。调理肉制品占比约30%,在售预制菜SKU近60个,外加储备共计150个,已构建100余人专业研发队伍,为餐饮客户提供强有力的菜品定制支持。B端定位中央厨房,积累丰富的客户资源,建立完善的营销服务网络,拥有百胜、麦当劳、德克士、汉堡王、豪客来、宜家等传统餐饮巨头客户。
②春雪食品:鸡肉调理品龙头,收入占比过半。
公司自2002年起进入鸡肉深加工调理品领域,2019年鸡肉调理品市占率4.07%,处于行业前列,2020年调理品产能5.8万吨,收入占比大幅提升至54.42%。产品涵盖中式料理包、西式油炸裹粉、火锅制品(鸡肉丸、鸡肉卷等)、鸡肉烤串、健身代餐与儿童趣味等多个系列。渠道以B端批发零售为主,占比37%,餐饮客户占比21%,加工工厂客户占比10%,C端布局电商与商超。目前已覆盖家乐福、大润发、家家悦、全家便利店、盒马生鲜等大型超市与零售门店,同时成为德克士快餐、嘉吉动物蛋白等知名企业的长期供应商。
(3)水产类
①国联水产:B端C端齐发力,募资10亿加码预制菜。
公司是国内大型海洋食品加工企业,以美白对虾、小龙虾、罗非鱼、海鲈鱼等海鲜水产品类加工为主,近年来发挥供应链和研发优势,产品结构逐步向预制菜转型。2020年预制菜收入7.3亿元,营收占比16%,产品包括裹粉、米面、火锅烧烤、调理4大系列,并持续研发酸菜鱼、金栗芙蓉虾等多样化预制菜品。2022年拟募资10亿加码预制菜6.9万吨产能。渠道覆盖面广,分为餐饮重客、流通、商超和电商新零售四类,拥有一大批如海底捞、呷哺呷哺、汉堡王、达美乐、永和大王、思念、永辉超市、沃尔玛、大张超市、良之隆等大型优质客户,同时紧随新业态发展,开拓兴盛优选、锅圈食汇等新兴客户。
②佳沃食品:布局3R食品领域,打造高端营养品牌
公司利用三文鱼等优质原材料优势,研发推广健康营养美味的3R相关产品(Ready to Cook、Ready to Heat、Ready to Eat),进一步延伸产业链。2020年8月,推出C端“佳沃鲜生”品牌,上市多款三文鱼、狭鳕、北极甜虾增值产品;2021年三季度,推出面向母婴客户群体的高营养儿童食品品牌“馋熊同学”,“三文鱼鲜松”、“大西洋真鳕鱼”、“北极甜虾仁”、“三文鱼脆脆片”、“猪肝蔬菜有机营养面条”、“特级有机核桃油”等多款新品已上线电商平台。
2.中游食品加工企业及下游零售企业
①安井食品:B、C兼顾,三路并进
公司于2020年10月亚虎平台游戏「中国」有限公司增资冻品先生,经营水发系列、预制食材类业务,同时于2021年6月亚虎平台游戏「中国」有限公司控股新宏业,2022年4月亚虎平台游戏「中国」有限公司投资新柳伍,主攻小龙虾预制菜肴。截止2021年,公司菜肴制品占比为15.4%,同时公司将预制菜上升至较高的战略地位,三路并进,升级冻品先生“快手菜”系列,给予冰柜陈列支持导入市场,进行资源聚焦。公司于2022年推出安井小厨,针对B端发力,自产为主,配合安井的渠道、经销商服务管理、品类推新能力均为上乘,作为速冻食品的优秀综合性企业切入预制菜赛道,看好其发展潜力。
②三全食品:参考日冷推出微波炒饭,焦炸丸子过渡至预制菜
公司于2022年3月推出“微波炒饭”系列,通过重新梳理炒饭的场景及定位,发现竞品卖得不好主因价值链定位不精准,因此公司依靠生产效率,将成本做到了7元+/份。目前已经在天津、江苏厂生产,上量较快,6月陆续有自动化设备到位,将持续改善生产效率,同时公司会加速渠道铺货。此外,公司推出家庭用的“空气炸锅”系列,计划通过焦炸丸子过渡,瞄准预制菜中的有预制食材领域,“产品逻辑”有望持续驱动收入增长。
③千味央厨:聚焦大B定制发展,兼顾中小B标品扩张
2020年大B受疫情影响经营有所承压,2021年得益于肯德基等大客户的恢复及加速扩张,叠加新品的合作,如肯德基的腊八粥,恢复趋势显著。后续公司将持续以成品、半成品的中央工厂加工模式持续进行预制菜的拓展。
④味知香:预制菜产品矩阵较丰富,推陈出新持续进行
公司于2021上市,为业内半成品菜上市第一股,以肉禽、水产类半成品菜为主,产品SKU高于200个,产品矩阵相对丰富。此外,公司紧跟市场需求,研发太湖白虾、徽州刀板香等新品,开发“味知香工坊”系列火锅底料及烟熏风味食品系列等,探索从半成品食材加工向成品供应发展。
七、未来展望
下面亚虎平台游戏「中国」有限公司从渠道端、产品端及供应链三方面入手具体分析来把握预制菜行业的未来发展方向。
1.渠道端:B端起步,C端跟随
(1)国内预制菜市场仍以B端为主,B端现阶段需求明确,增长确定性强
从B端看,我国预制菜行业已走过“0-1”的起步/导入期,步入“1-N”的发展期。在“三高一低”成行业痼疾的背景下,餐企对降本增效的诉求十分迫切,对预制菜的主动、被动需求都较强。整体而言,B端现阶段需求已十分明确,驱动力强,逻辑通畅,预制菜ToB厂商很有机会从当下到不远的未来获得稳定而显著可观的增长。
(2)投资者认知不足限制C端当下发展
结合海外预制菜发展历程,C端市场蕴含大潜力。但短期发展仍存在制约因素,如冷链物流配送半径、口味囿于区域导致区域规模效应强而全国弱,口味还达不到消费者预期,食品安全风险等。预制菜在C端的渗透率、消费者认知度、需求强度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3)预制菜C端长期机会、潜力大
一方面,人口老龄化加深,人们工作时长与强度不减,懒宅经济盛行,种种经济社会因素都表明,人们对预制菜的远期需求只增不减;另一方面,制约因素、痛点也并非无解。据2022年淘宝年夜饭报告,今年春节年夜饭出现南北大融合趋势,水饺、东北鸡架等典型北方菜出现在南方年夜菜饭桌,而腊肉、盆菜、凤凰单枞茶等南方美食茶品也成为北方家庭喜欢的年货。
2.产品端:前期大单品战略,后期走向差异化
(1)先B后C,前期以大单品起量是典型打法
低成本、高效率、好体验共同构成预制菜产品的“不可能三角”。其中,高效率和好体验分别对应B端、C端的核心诉求。根据“先B后C”的发展规律,前期打法的要点在于把握低成本、高效率而暂时放弃好体验。而要想做到低成本、高效率,就必须上规模。所以,预制菜企业的典型打法是依靠大单品拓展渠道,凭借规模效应获得竞争优势,不断提高市场份额。在大单品打开销路,获得不错的出货能力后,不断进行品类扩张。
(2)后期走向差异化,进行品类扩张与创新将是必然选择
随着行业的发展,因模仿成本低廉,预制菜同质化问题日益凸显。如今,市面上热销、典型的预制菜主要有佛跳墙、酸菜鱼、花胶鸡、盆菜、宫保鸡丁、狮子头、鱼香肉丝、梅菜扣肉等,要么是自烹饪难度较大的硬菜,要么是酒店或家常的经典菜。如果产品被模仿或随着竞争加剧,“大单品”策略将很容易丧失竞争力。因此,要想获得长期竞争力,后期走向差异化,进行品类扩张与创新将是必然选择。
(3)我国预制菜企业存在很大的品类扩张与创新空间
欧赛斯预计,我国速冻预制菜领域能做成畅销预制菜的单品有几百个。对产品创新的方向,亚虎平台游戏「中国」有限公司认为可从特色(地域、历史名菜)、功能(健康、养生,如加粗粮、轻食类)、情感诉求(个性、适合秀,如摆盘造型高颜值,食材高端、稀缺)等维度进行。此外,还可依托大数据洞察用户需求,通过B2M/C2M模式反向定制出更受客户青睐的产品。
3.供应链:降本增效,垂直一体化整合是趋势
(1)传统的餐饮供应链供销两头分散,交易环节众多,交易效率低下
传统食品供应链一般节点包括经纪人、一批商、二批商、终端渠道,整体加价率约为30-40%。相比之下,现代餐饮供应链模式通常由中央厨房统一采购、生产、运输,大幅减少了餐饮企业成本,使用预制菜能使餐厅净利润增加约7%。
(2)垂直一体化资源整合成为主要趋势
餐饮从原材料生产商到消费者的全链条已初步成型,但受制于历史、地域因素,餐饮供应链的渗透率、运行效率均有较大提升空间。速冻企业发展方向朝着上下游一体化靠拢,各个流通环节逐个攻破,头部企业早先一部涉足餐饮供应链系统建设布局,自下而上直接贴合下游需求,提供定制化产品服务,结合优质供应链基础,打造全方位品牌服务。市场上已经出现了一批连锁餐企延伸型、采购资源延伸型公司,如功夫鲜食汇、蜀海、望家欢、彩食鲜等。
参考资料
- 华鑫证券-预制菜行业深度报告:蓝海新格局,掘金正当时
- 兴业证券-预制菜行业深度:加速普及,渗透率提升空间巨大
- 中泰证券-预制菜行业深度报告:赛道篇,寥廓江天,百舸争流
- 国联证券-食品饮料行业:预制菜,大行业小公司,渠道、产品、供应链构筑壁垒
- 民生证券-食品饮料行业寻找“高质量”发展系列报告:预制菜行业深度报告,中式餐饮“工业革命”
- 广发证券-食品饮料行业餐饮供应链深度报告系列五:预制菜和冷冻烘焙行业格局有望优化,龙头优势明显
- 中信建投-食品饮料行业预制菜产业链系列研究之一:厚积薄发,老树新芽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Mobile website
手机网站
扫一扫,用手机浏览
ONLINE MESSAGE
联系方式
© 亚虎平台游戏「中国」有限公司 Copyright © 渝ICP备19007818号-1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重庆